施一伴你读经——知其不可而为之行业动态 | 来源:施一电气 2019/09/30 阅读:2320
【原文】 子路宿于石门。晨门曰:“奚自?”子路曰:“自孔氏。”曰:“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” 子击磬(qing)于卫,有荷蒉(kui)而过孔氏之门者,曰:“有心哉,击磬乎!”既而曰:“鄙哉,硁硁乎!莫己知也,斯己而已矣。深则厉,浅则揭。”子曰:“果哉!未之难矣。” 子张曰:“《书》云:‘高宗谅阴,三年不言。何谓也?”子曰:“何必高宗,古之人皆然。君薨,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。” 子曰:“上好礼,则民易使也。” 子路问君子。子曰:“修己以敬。”曰:“如斯而已乎?”曰:“修己以安人 曰:“如斯而已乎?”曰:“修己以安百姓。修己以安百姓,尧舜其犹病诸?” 【注释】 ①石门:鲁城的外门。 ②晨门:守门人,负责早夜开闭城门。 ③“高宗谅阴”两句:见《尚书·无逸》,原文语句稍有不同。意谓高宗守丧,三年不问国事。高宗,商王武丁。谅阴,天子居丧所住的庐屋。 ④薨:周代诸侯死亡称薨。 ⑤人:这里指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,如亲族朋友等。 【译文】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,看门的人问:“从哪里来?” 子路说:“从孔子那里来。”看门的人说:“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?”
孔子在卫国,一次正在敲击磬,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,说:“有深意啊,这个击磬的人!”一会儿又说:“声音硁硁的,真可鄙呀,没有人了解自己,只为自己就是了。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,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。”孔子说:“坚决啊,没有办法说服他了。” 子张说:“《尚书》上说,‘高宗守丧,三年不谈政事。’这是什么意思?”孔子说:“不仅是高宗,古人都是这样。国君死了,继承的君王三年不问政事,各部门的官员听命于宰相。” 孔子说:“在上位的人若遇事依礼而行,就容易使百姓听从指挥。”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。孔子说:“修养自己,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。”子路说:“这样就可以了吗?”孔子说:“修养自己,使上层人物安乐。”子路说:“这样就够了吗?”孔子说:“修养自己,可以使所有百姓都安乐。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,尧、舜恐怕都难做到呢?”
【解读】
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,这个道理好像有点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味道。但这一点却是做人的道理。孔子一生的做事风格,最足以用来形容的就是这七个字——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评价孔子说:“他在每一个地方寻找他的追随者。他是贫穷的,受到傲慢者和得势者的拦截,嘲笑,但他不屈不挠,绝不改变他的信念。”鲁迅先生说孔子是一个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以事无大小,均不放松的实行者”。
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,显然是有着种种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因素,人的主观自觉无法改变的领域。但是在孔子“仁”“义”的境界里,我们要立“公心”,求“正当”,我们认为是正当的,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践行它,去追求它。
海明威的名著《老人与海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:“英雄可以被毁灭,但是不能被击败。”故事中的渔夫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,在别人眼中,老人绝对是一个失败者。因为作为渔夫,捕不到鱼,还能算是真正的渔夫吗?但是,渔夫老人最终捕到了一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鱼,为了杀死这条大鱼,老人又被折腾得筋疲力尽。而又在这时,他又遇到了大鲨鱼的袭击,老人又和大鲨鱼展开了殊死搏斗。
老人的英勇正在于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,不论要经历多少苦难,也必须要想尽办法去把它干下去,尽量干好。尼采说过这样一句名言:“受苦的人,没有悲观的权利。”在事业的战场上,我们不但要有跌倒之后再爬起来的毅力,拾起武器再战的勇气,而且从被击败的那一刻,就要开始新的奋斗,甚至不允许自己倒下,不准许自己悲观。那么,我们就不是彻底输,只是暂时“没有赢”罢了。
玛格丽特·米契尔是世界著名作家,她的名著《乱世佳人》享誉世界。但是,这位写出旷世之作的女作家的创作生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顺利,相反,她的创作生涯可以说是坎坷曲折。玛格丽特·米契尔靠写作为生,没有其他任何收入,生活十分艰辛。最初,出版社根本不愿为她出版书稿,为此,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为了生活而担忧。 但是,玛格丽特·米契尔并没有放弃,她说:“尽管那个时期我很苦闷,也曾想过放弃,但是,我时常对自己说:“为什么他们不出版我的作品呢?一定是我的作品不好,所以我一定要写出更好的作品。” 经过多年的努力,她终于完成了《乱世佳人》这部巨著,玛格丽特·米契尔为此热泪盈眶。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在出版《乱世佳人》之前,我曾收到出版社1000多封退稿信,但是,我并不气馁。退稿信的意义不在于说我的作品无法出版,而是说明我的作品还不够好,这是叫我提高能力的信号。所以,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努力,终于写出了《乱世佳人》。” 个体心理学先驱艾尔费烈德·艾德勒说:“你越不把失败当做一回事,失败越不能把你怎么样。只要能保持个人心态的平衡,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。”这是个很有力的建议,其实失败很可能是上帝给予我们的奖赏。
让我们看一看林肯的简历:21岁时,做生意失败;22岁时,角逐州议员落选;24岁时,做生意再度失败;26岁时,爱侣去世;27岁时,一度精神崩溃;34岁时,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;36岁时,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;45岁时,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;47岁时,提名副总统落选;49岁时,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;52岁时,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。如果林肯在这些失败的事情面前放弃努力,他还有可能成为美国总统吗?
“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,是因为有着坚定的信念支撑。之所以孜孜奔走于途,不辞风霜,不畏人言,是因为自觉对世间负有神圣的责任,自觉有为天下苍生鼓与呼的义务。失败不能把你打倒,除非你自己认输。失败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放弃。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,无不是经历了一个个的失败而走向成功的。因此,要想成功,就不应该放弃,不应该惧怕失败,因为失败是通往成功的铺路石。
罗兰说:“一件事情的失败只是因为你在最后关头停止了前进,你是否功败垂成,只看你有没有再坚持那最后的一刻。”不放弃,不改变初衷,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事情上面去求发展,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。
|
|